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配资网站排名前十

廖群:掀起一个新的经济浪潮 -- 关于“去旧换新”有效性、必要性和正当性的逻辑思考

4859

2024-09-20 【 字体:

一、新战略信息令人鼓舞,“去旧换新“呼之而出

2024年3月12日和13日国务院分别印发了《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两份文件。这两天分别为年度“两会”结束后的第二和第三天,可见两份文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两份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紧密相联,可以说前者是原则和规划,后者是具体的实施方案,释放出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大战略信息。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在何为高质量发展这一问题上似乎社会并未达成共识。这两份文件将有助于在此重大问题上建立起共识。

高质量发展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以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的经济发展。谈到现代化产业体系,人们自然想到的是新兴产业,特别是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这当然没错,没有新兴产业的兴起,也就没有现代化产业体系。但仅仅如此是否就足够建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呢?应该说,是不够的,还应有现有产业或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才能够完整地建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其实,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大核心,即数字产业和绿色产业都是赋能产业,或“数字+”或”绿色+“产业,都负有对其他产业,既包括新兴产业也包括传统产业分别进行数字化改造与升级和绿色化改造与升级的使命。也就是说,数字产业和绿色产业是否成功要看被赋能的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其他产业是否实现了改造与升级。这也同时说明,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也是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与新兴产业的兴起共同构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双支柱。双支柱缺一不可,否则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将是瘸腿的。

《以标准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了这一发展战略思想,指明传统行业的改造与升级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并确定现阶段传统行业改造与升级的路径是标准升级。《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了现阶段的具体行动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设备更新,就是新设备置换旧设备;消费品以旧换新,则为以旧产品来换新产品,其实都是“去旧换新”。“去旧换新“战略于是呼之而出,指出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新途径,即各行各业实行设备或产品的”去旧换新“。

关于这样的“去旧换新”,几个要点值得一提。首先,既然“去旧”,当然是针对传统产业的,指出传统行业的再生之路;其次,同时“换新”,又是对新兴产业和新产品而言,为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的发展开辟道路;再次,两大具体对象为设备和消费品,设备包括机器、仪器与装备,消费品则应为耐用消费品;最后,设备和消费品涵盖各行各业,“大规模”强调其广泛性。

二、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根本问题– 供过于求

必须正视的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而根本问题在于供过于求,或者说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

经济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能利用率,即实际产出与潜在产能之比。产能利用率一般以在79-83%区间为正常值,85%可认为产能充分利用,超过90%可认为产能不足,低于79%可认为产能过剩。

图1显示,我国的工业产能利用率2012年以来一直在79%以下,近年来更低至75%左右,又如图2所示,明显低于2014-2017年间欧盟28国的80%左右,也略低于同期美国的77%左右,说明过去10多年来我国工业产能过剩。这就是说,我国经济已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从产品供求角度考察,我国经济供过于求的现象更为明显。众所周知,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产品高度短缺,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产品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根本性且戏剧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不到20年的时间,即到20世纪90年代中,我国产品的供求关系就从高度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了供过于求。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1999年上半年对我国608种消费品的分析,供过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已占98.3%,其中87.2%的工业消费品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的只有1.7%。此后供过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发展,根据国家商务部2006年对600种主要消费品和300种主要生产资料的调查结果,消费品中供过于求占71.7%,供求平衡占28.3%,供不应求的为零;生产资料中供过于求的占23.0%,供求平衡占72.7%,供不应求仅4.3%,如图3 所示,可见供求关系已产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尤其是消费品已经完全地供过于求了。现在,除个别情形外,居民再也不愁买不到消费品,企业再也不用担忧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供应;政府再也不用操心商品和产品的供求匹配;经济学家们则对供给能力鲜有分析而着重分析需求不足了。

结果是,我国的通胀形势也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图4 显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涨幅不断走低,前者从1990年代上半期的双位数持续地下降到年均2%以下,近年来更至0左右,后者则从双位数跌至新世纪以来的近半年份处于负值区间。1980年代和1990年上半期困扰我国经济和目前仍然困扰很多经济体的通货胀膨问题,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降低,政府年度3%的通胀目标越来越形同虚设,无超越之忧;经济学家们则从对通胀的恐惧变成了对通缩的担忧。

三、“去旧换新”是供过于求和增长压力的缓解良方 – 有效性逻辑

供过于求的后果必然是抑制经济增长。

关于经济增长,有两种广泛应用的经济理论,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另一种是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从供给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从需求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由此来看,供给决定经济增长和需求决定经济增长似乎是独立并行的。

问题是,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两者不可能独立并行。供给和需求经常被称为经济的两端,但却不能认为是经济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组成部分,而应看作为经济的正反两面或两个维度。则,供给和需求共同构成经济,两者同时扩张时,自然有经济增长。

那如果两者不能同时扩张呢 ?这就涉及到通常所说的“木桶原理”或称“短板理论”。“木桶原理”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所提出,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即“长板”, 而是其最短的板块,即“短板”。可将供给和需求看成是组成经济这个“木桶”的两块木板,经济增长看成是“木桶”的盛水量。则,在供给和需求不能同时扩张的时候,经济增长由处于“短板”地位的一方决定;如“短板”的一方不能扩张,则“长板”的另一方扩张得再快也无济于事。也就是说,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经济增长在供过于求时由需求方决定,供不应求时由供给方决定。

现在问题是,如前所述,总量而言我国经济也已严重供过于求了。在此情形下,“短板”的需求难以扩张至“长板”的供给水平。这是因为,着眼于当下的消费需求在消费品供给过剩下很快就得到满足而趋于饱和,着眼于将来的投资需求又由于产能过剩而难以产生。则消费和投资需求双双踏步不前,总需求扩张缓滞,经济增长自然就举步维艰。

那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如何促使经济增长呢?逻辑上很显然,就是创造需求,且为了更快地达到供求平衡也减少供给。“去旧换新”正是有效地做到了两者,“换新”直接地创造了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去旧”减少了供给,即为“换新”腾出了空间,打开了“需求“之门,又促使供求加快向平衡方向发展而为今后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在此必须意识到,如此的“去旧换新”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在我国显著地高于在他国。这是因为,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一个重大区别是,发达经济体因为已经发达了很长时间,产品质量比较均衡,新、旧产品质量上的差距不大,“去旧换新”的需要、动机和边际效应不那么强,而我国经济发展时间不长,虽然产品总量供过于求,但产品质量分布不均,新、旧产品之间质量差别很大,“去旧换新”的需要、动机和边际效应明显更强。的确,在我国,一方面很多旧产品质量难以令人满意,另一方面新产品质量却达到了或引领世界前沿水平,如新能源汽车、手机及家电等,新、旧反差明显。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区别则在于这些经济体的新产品质量显著低于我国,因而“去旧换新”的需要、动机和边际效应也相应地低于。

以汽车为例,在我国,据市场信息,目前“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显然都已过时,但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却全球领先。又据有关部门预计,仅汽车、家电的以旧换新就能创造超过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相当于我国GDP的0.8%以上,不可谓不大。

这就意味着,我国“去旧换新”具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有效性,为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快于他国创造了根本条件。

所以说,“去旧换新”正是对症下药,是有效地缓解当前我国经济供过于求和经济增长压力的良方。

四、“去旧换新”是我国经济持续崛起的必由之路--必要性逻辑

其实,“去旧换新“不仅是当前缓解我国经济增长压力的良方,而且是今后我国经济持续崛起的必由之路。

我国经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强势崛起了46年,年均增长9.0%,比全球平均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同时经济质量出现了根本性的提高。依照事物发展的抛物线规律,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崛起的速度放缓,但仍在不断崛起的过程之中;今后还会放缓,但还有潜力并也需要继续崛起20年左右。则,今后20年我国经济增速仍然需要高出全球平均2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相对于全球经济增速2-3.5%,仍需保持4-6%的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质量需要进一步向现代化标准逼近。

过去46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强势崛起,根本性原因,一是改革开放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二是在1990年代中以前仍为短缺经济,因而内需异常强劲,三是2001年加入WTO后外部环境大幅改善,外需迅速扩张;四是直至去年人口保持增长,在很长一段时期享受了庞大的人口红利。但这些经济增长动能都在减弱或消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历史性地减慢;内需异常强劲变成了内需相对不足;WTO效应已近饱和,美国打压又进一步重创外需;人口红利总量上已经为负。

在这种形势下经济如何才能中高速增长呢?人口红利不可逆转,外部环境的恶化我们控制不了,那就只有在解决内需不足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下功夫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改进供给能力和质量,而根据前述的“木桶原理“或”短板理论“,首先应该解决短板的内需不足问题。

所谓内需,是说国内或内部需求,也就是指除外需(国外或外部需求)之外的经济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前面已经论证,在供大于求,即消费品供应过剩和工业产能过剩的形势下,要解决内需不足,就要求创造内需,即创造消费需求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为此,“去旧换新”是有效解决此问题的良方。

而上面的分析表明,在过去的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和持续崛起,“去旧换新”不仅是良方,而且是必用的药方。舍此,内需不足的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中高速增长就得不到保证,经济崛起就有可能中断。

还应认识到,“去旧换新”对产业和产品升级从而提高经济质量的必要性也不可低估。前面说到当前我国很多旧产品的质量难以令人满意,但另一方面今日我国新产品的质量却已接近甚至引领现代化标准,如在绿色方面引领绿色标准,在数字方面向智慧标准迈进。则,“去旧换新”将促使我国产业和产品产生跳跃式的升级,可以说一步便跨上了现代化台阶。

有必要再次强调,说我国经济供大于求是指总量上供给大于需求,但如果考虑质量,形势将有很大的不同。的确, 目前我国仍有相当多的旧产品质量上尚在中低水平,离现代化标准和发达国家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目前大家谈论最多的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图如5和图6所示,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人均面积38.6平方米,套户比(平均每户家庭拥有住宅套数)则市场估计在1.1左右,均接近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总量上可以说已供过于求。但必须看到,图7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中,不到一半是2000年以后建造的商品房,而其它一半多为非商品房,大部分在2000年以前所建。应该承认,非商品房中的大部分,涉及4亿左右的城镇居民,包括1.8亿的进城农民工,各方面的质量都离现代化的住房标准有很大的差距,迟早需要置换。

因此,如果我国消费和产业结构要实现现代化和赶超发达国家,大量中低质量的旧产品与设备就必须被淘汰,代之以高质量的新产品与新设备,也就是“去旧换新”。如果消费者都都用上了达到现代化标准的产品,企业都装上了现代化标准的设备,就可以说我国经济实现了现代化,我国经济完成了崛起;否则,就不能算实现了现代化,也就不能说完成了经济崛起。也就是说,从提升经济质量的角度,“去旧换新“也是必然途径。

五、“去旧换新“理所当然 – 正当性逻辑

对于这一观点和说法,很多人会不同意或不理解。对“去旧换新“会有很多质疑,包括,第一,这不是浪费,值得吗?第二,这不是人为制造需求,应该吗?第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为关键吧 ?第四,我们应该如此地“折腾”吗? 拆解这些质疑是理解“去旧换新“意义的关键所在。

(一)不是浪费,是迈向现代化,是值得的

“去旧换新”,按传统观念是浪费,是不值得的。旧的产品尚且能用,为何要换呢?这种节约性思维在供不应求的产品短缺年代是美德,是被大力提倡的。但在供过于求的产品剩余年代则是不值得提倡的旧习。能用不见得就用得满意,就像家电,很多功能不强且经常会坏,使人烦恼;住房,很多老旧、空间狭小与配套欠缺,令人不适;设备,很多陈旧落后,产出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佳,还需经常维护,使企业家头疼。

所以,要用得满意,就必须以新的家电、住房或设备取代旧的。取代完后用得更满意了,就是消费和产业升级,就是向现代化方向迈进了一步,就是值得的。这正是现代化的涵义所在。否则,一直用旧的产品或设备,生活和生产活动如何能够实现现代化 ? 试想,按我们现在所定的战略发展目标,到12后的2035年我国应该步入发达经济体的行列,而如果那个时候我国仍有很多人和企业还在用目前的旧产品而不更新,比如仍有一半人住在目前的非商品房内,那我们能说完成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吗 ?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时代,追求现代化不就是为了使生活变得文雅一点说更加美好,通俗一点说更加满意吗?既然如此,去掉旧的就不能说是浪费,是值得的。

(二)人为创造需求为稳增长所需

“去旧换新”的确是在人为地创造需求。但这为稳定经济增长所需。应该认识到,在供过于求形势下经济需求就是应该被人为地创造出来。这正是凯恩斯主义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本意。在世界经济陷入大萧条的上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增长缺乏需求动力,凯恩斯提出了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从而GDP增长的理论,拯救了当时的世界经济。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自然是人为的,也就是说凯恩斯主义就是主张人为地创造需求,取得了成功,并为经济学界广泛接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挖坑理论”,即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雇两百人挖坑,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这样就创造了就业,从而需求。如果要说人为,这不但是人为,而且像是无端地人为,比我们的“去旧换新”针对旧产品的缺陷更新至新产品要人为得多了。而且,这看来更是典型的浪费,坑挖完又填满后一无所有,比“去旧换新”虽牺牲了旧产品但获得了新产品要浪费得多了。但就创造需求而言,如此的“挖坑”却是有效的。所以,理解现代经济,不能拘泥于传统思维,应该放开思路。

大萧条后,各国政府更发展凯恩斯主义,一有需要便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创造了需求和保持了经济增长。如前所述我国经济正面临着严重的需求不足,人为创造需求的理论理应排上用场。实际上,人为创造需求的例子已经比比皆是,且人们已欣然接受且乐在其中。最典型的手机,过一段时间就推出新的版本。每个新版本中的新功能对应着消费者的新需求,但这些新需求并不是消费者主动提出来的,而是手机公司以供给而创造出来的,即手机公司前瞻性地设计和生产新的功能,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消费者使用新功能;消费者发现新功能很有趣,于是购买新版手机并消费新功能。这不是典型的人为创造需求吗?但很少人反对,反而大家都手持新手机而乐此不彼。目前正在流行的新能源汽车中安装智慧设备也是这种情形。

所以,人为创造需求并不新鲜,而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我国经济也已经到了想尽办法制造需求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并提升经济质量,从而继续崛起的阶段。否则,经济增速就会过早地滑向全球平均水平,经济质量也难有根本性的提高,从而经济难以继续崛起。

(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去旧换新”来落实

毫无疑问,在供给端,我国经济继续崛起的关键是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即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提升、经济结构改善和市场机制优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但如前所述,经济增长需要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迈进与发力,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并不排除需求端“去旧换新”;非但不排除,而且相辅相成,互相支撑。

这是因为,供给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成果最终是要通过需求端的“去旧换新”来落实,如科技创新的成果必须落实在更高质量的新产品上,而如果没有“去旧换新”,新产品没有需求空间,则科技创新的成果就没有市场和得不到落实,全要素生产率得的升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四)为经济继续崛起就应以“有为”精神不惜“折腾”

很多人会说,只要解决了温饱问题,使用旧产品虽没有使用新产品那么满意,但也省去了为了新产品而不断奋斗所带来的各种辛苦与烦恼,有什么不好呢?陶渊明的“桃花源”里没有新产品不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天堂吗?我们应该如此地“折腾”吗?这一质疑具哲学的形而上思维,又有道家的“离世”情怀,听上去高大上。

但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哲学或宗教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关注的不是形而上的人生意义而是现实中我国经济继续崛起的有效途径,所以不能悬于哲学的空中,而应脚踏经济学的实地。在经济学的实地,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去旧换新”是多么地必要,否则我国经济崛起的进程将受阻。若再考虑到在当今时代各国之间在经济方面的竞争是多么地激烈,而竞争的结果对各国的命运又是多么地关键,必要性就更加提升。

保证经济继续崛起是下阶段我国的重中之重,为此就是要发扬儒家的“有为”精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惜“折腾”。当人类社会真正地发展到了物质极大丰富、经济充分发达、政治高度文明、人人向往和平的地步,再让我们升至哲学的空中,采用道家的思维,追求“桃花源”的意境吧。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甜蜜“显眼包”上线,连州水晶梨亮相广州之眼

甜蜜“显眼包”上线,连州水晶梨亮相广州之眼
品连州水晶梨,享寿乡幸福甜。甜到心坎儿的连州水晶梨,踏上了出山入湾的旅程,7月1...

恒工精密(301261SZ)发布上半年业绩,净利润678822万元,增长1383%

恒工精密(301261SZ)发布上半年业绩,净利润678822万元,增长1383%
智通财经APP讯,恒工精密(301261.SZ)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

21深度丨《黑神话:悟空》出世,国产3A游戏的破晓时分

21深度丨《黑神话:悟空》出世,国产3A游戏的破晓时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蔡姝越 上海报道 重走西游,就在今日。 8月20日,由游...

中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指数发布,京、沪、深、津、穗跻身前五

中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指数发布,京、沪、深、津、穗跻身前五
今年是健康中国行动五周年,在7月24日“国际自我保健日”到来之际,一场旨在推动广...

NVIDIA版Sora曝光!每天疯狂爬取80年时长视频

NVIDIA版Sora曝光!每天疯狂爬取80年时长视频
谷歌和奈飞均表示,未与NVIDIA达成内容提取协议,且平台服务条款禁止内容抓取。...

这一届年轻人,为什么纷纷成为“家乡推荐官”

这一届年轻人,为什么纷纷成为“家乡推荐官”
文| 陆 夷 一项调查显示,97.1%的受访青年愿意推介自己的家乡,88.2%...

券商晨会精华:京沪房价止跌传递积极信号,有望加速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修复

券商晨会精华:京沪房价止跌传递积极信号,有望加速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修复
财联社7月3日讯,市场昨日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偏强,创业板指再度调整。总体上个股跌...

佳力图(603912SH):截止8月10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059亿元

佳力图(603912SH):截止8月10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059亿元
格隆汇9月2日丨佳力图(603912.SH)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截止2024年8...

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开户APP,轻松开户,投资无忧

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开户APP,轻松开户,投资无忧
title===>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开户APP,轻松开户,投资无忧[field]...

财政部: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714亿元

财政部:6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714亿元
经济脉搏经济观察网讯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7月31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6月地方...